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頸椎--了解不自覺的徵兆


案例 Case

您是否有下列不舒服的情形:
  1.  常常在晨起時感到頸部僵硬,有如昨夜被石塊壓住般的沈重。
  2. 睡的越久反而越累。
  3. 要躺著睡覺時頭不知道要擺在什麼角度才舒服。
  4. 血壓不高,卻時常頭痛頭暈昏沈沈的。
  5. 到了下午脖子情況更嚴重,甚至覺得頭快撐不住了。
  6. 頸部酸痛常伴隨噁心、眼酸、耳鳴的情形。
  7. 頭部後方、太陽穴、與肩頸處有數個壓痛點。
  8. 兩側肩膀肌肉有如失去彈性的橡皮。
  9. 脖子後仰或轉動時會卡卡的,而且轉動時會有喀啦喀啦聲。
  10. 每隔半小時就想要用力快速甩頭。
  11. 肩胛骨內側常會有很酸,像是一直鑽進去的感覺。
  12. 頭麻手麻有如電到的感覺。
  13. 每天在點腦桌前的時間超過2小時。
  14. 坐或站姿時,由側面看,耳垂無法與肩膀在同一平面
  15. 刻意縮下巴時脖子後方會怪怪的。

 

關於芳澤徒手保健

若是您有上述一項以上的症狀,這是您頸椎及附近肌筋膜過勞或退化的警訊。
請您撥冗與本中心聯絡,我們的專業人員會為您做詳細的評估及後續的處理。
詳細了解更多,芳澤徒手保健中心 http://rehabilitation.smartweb.tw/
連絡電話:04-23729393
                  0933427935
聯絡人員:詹先生(高雄醫學院復健系畢)
地址:台中市自由路一段11號
營業時間:早上9點至晚上10點
費用:脊椎矯正1000元其他四肢問題500元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頸椎-----整脊療法--病例探討


案例 Case

病例探討:70多歲男性患者,於五年多前因頸部酸痛而接受多次的民間整脊療法後,非但沒有解除疼痛,反而造成頸部呈現左側彎20度加左旋轉約20度的姿勢。到北部某醫院照射X光後,發現第一頸椎不穩定(ADI>3mm),因而做了C0到C5的ORIF固定手術。

兩年後,因頸部仍不舒服再次照了X光片後,發現兩顆螺絲已完全鬆脫,固定器在枕骨的位置也一邊變形,繼而拿掉固定器改戴頸圈。

到本中心時,我們發現患者的頸部已經更歪了,呈現頸部前彎30度加左側彎約40度左轉45度,如同斜頸的姿勢。左側胸鎖乳突肌、前中斜角肌相當緊,每一節的小面關節活動度相當小,所以頸部可活動的角度相當小。

幸運的是,MRI中spinal cord並沒有被壓迫的現象,病人也沒任何的neurological sign。所以病人治療的焦點放在這些肌肉的按摩及伸展、以及小面關節的活動度上。

總結整脊療法


總結整脊療法是一項相當精細與高深的治療手法,
這是一種醫療行為,理應由專業的整脊醫師或復健師來執行,否則病情判斷錯誤或治療不當的話就有可能造成如此病人的憾事。

芳澤徒手保健中心http://rehabilitation.smartweb.tw/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腕關節-----淺談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


案例 Case

小明在一次的籃球比賽中跌倒,手掌撐地,當下只覺得手腕處有點痛,不料,隔天起床後,手腕幾乎無法轉動,在手腕關節線處有一明顯痛點,並且握力大幅減少。到醫院後,照了X光並無骨折,拿藥後斷斷續續做了幾次復健,情況有改善,但是至今仍無法做出伏地挺身的動作。

關於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 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TFCC)

TFCC,如其名是由許多構造所組成,位於手腕的尺骨遠端與腕股(主要是三角骨)之間,是一個外型類似雙凹鏡,血流供應相當差的軟骨盤,(只有周圍才有血流供應中央幾乎沒有所以預後差)其避震功能猶如膝蓋的半月板,軟骨盤與掌側、腹側橈尺韌帶、尺側伸腕肌腱鞘及一些小韌帶共同合成了TFCC。遠端的橈尺關節功能與這些構造息息相關。                   
                                                                                  

       TFCC的受傷通常都是因為單次的手腕過度伸直加旋轉(如跌倒撐地),或是重複性的(如麵包師傅壓麵糰),症狀通常於以手撐地時在手腕尺側(背或腹側都有可能)有明顯痛點,甩手或手腕旋轉時有捻髮聲,握力可能降低,遠端橈尺關節不穩定。

遠端橈尺關節不穩定測試方法包括治療方法包含:

  1. Press test - 坐著時用兩手將屁股騰空撐起時有痛感。
  2. Scoop test - 旋後的手腕加壓至尺側偏移,同時作半旋轉,猶如舀水的動作,患者通常會感到疼痛、卡嗒聲或有卡住的感覺。
  3. 摩擦測試 - 手腕擺在自然加些許的尺側偏移,讓患者做出甩手的動作,此時會有痛感或異聲。
        
    其餘的檢查包括X光、核磁共振、及關節鏡,其中以關節鏡最為準確。
    治療方式首重4-6週的副木或護具固定,如發炎嚴重,可考慮1.25ml的局部注射 (1ml 2% Lidocaine+10mg Kenalog) 。之後,再請患者接受超音波復健治療,療程中請患者擺位在些微橈側偏移加旋前的姿勢,接下來再施以牽開術 (distraction) 及關節鬆動術。最後,再教導患者逐步做主動式和被動式的關節運動。

    如果有做 TFCC 的清創修補,不論有無合併月狀三角骨的固定術,則保護固定的時間要拉長至6-8週。

    總結:TFCC 是一個不易自然修復的構造,所以在受傷初期的的固定是非常需要的,否則將會影響到下橈尺關節,造成無法做出手腕支撐及腕部旋轉的動作。

                                                               芳澤徒手保健中心http://rehabilitation.smartweb.tw/



足部----淺談摩爾頓式神經瘤 (Morton’s neuroma)


案例 Case

小明最近新買了雙楦頭較緊的賽車鞋 ,穿了2星期後 ,發現在第3及第4跟腳趾頭處有麻麻刺痛感 ,可是鞋子脫掉後好像又不會了 ,從腳底又按不到什麼異樣 ,只有按到兩根指頭間時好像症狀又快出現了。
到醫院照了X光 ,只發現足弓有點過高 ,其餘都正常 ,而且小明發現發作的頻率好像愈頻繁了!
其實小明的不舒服是摩爾頓氏神經瘤造成的!

關於摩爾頓氏神經瘤 Morton’s neuroma

摩爾頓氏神經瘤通常出現在腳指第3、4根 ,偶爾會出現在第2、3根之間 ,它並非是真正的神經瘤 ,而是因為旁邊的纖維組織長期受到拉扯或其他的小傷害 ,造成纖維組織增生 ,最後在橫向蹠骨韌帶(transverse plantar ligament) 處 ,刺激到第三間隙的共同趾神經。為何會此處最常發作?
乃是因為此神經是內及外蹠神經的分支共同合成 ,所以它的厚度會較大!
 

     症狀包括第3、4根及中間的背側有麻刺或灼熱感 ,穿較緊或高跟鞋 ,及單腳蹲太久症狀會惡化 ,脫掉後會減輕。腳底摸不到任何異樣 ,按壓腳背第3、4根之間症狀會重現。X光可能無任何病變!

 檢查方式包括 :

  1. (Forefoot Neuroma Squeeze Test)--在腳蹠骨頭處(metatarsal head) ,由兩邊做擠壓的動作 ,會重現症狀。
  2. (Mulder’s sign)--由第3、4趾間靠近蹠骨頭的近端處 ,用檢查者的拇指及食指上下緊壓入骨頭間隙 ,由近端往遠端滑動 ,可以聽到啪或喀搭的聲音 ,並且會麻痛 ,其他類似的情況包括:蹠骨趾骨關節(MTJ)病變(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滑液膜炎、滑液囊腫、脂肪墊萎縮)這些症狀在蹠骨頭或MTJ處有壓痛點,但是都不會有麻刺的感覺!

 治療方法包含:

  1. 改善楦頭及鞋帶的鬆緊度
  2. 避免蹲太久及穿高跟鞋
  3. 鞋墊加襯墊(metatarsal pad)將襯墊放在蹠骨頭的近端
  4. 注射類固醇(corticosteroid)或1ml的可體松(cortisone)加1%lidocaine 
  5. 手術切除


                                                                 芳澤徒手保健中心http://rehabilitation.smartweb.tw/


淺談張力性頭痛 Tension Headache


案例 Case

小明最近要參加博士班的甄選,因此連日來的緊張,與電腦的過度致使他這個月來已經頭痛了7、8次。每次頭痛時都無預警,而且會感受到約數十分鐘類似金箍咒般緊緊的痛。發作時躺著休息或是敲敲後腦杓就會比較紓緩些,下午的發作頻率好像比較高,到醫院照了X光也無異樣,吃了止痛藥有較改善些,小明為此困擾不已。
原來小明患了張力性頭痛(又稱緊張型頭痛)。
 

關於張力性頭痛 Tension Headache

張力性頭痛的真正致病機轉並不十分明確,只發現它與某些肌肉的痙孿有關,並且與緊張、壓力、疲勞、憂慮等情緒狀況有某些程度上的相關性。這些肌肉包括額肌、顳肌、枕肌、枕骨下肌、上斜方肌、胸鎖乳突肌。
     另外,大枕神經由C1、2神經根出來後會穿越枕骨下肌,所以若是這些肌肉過緊,就會經由壓迫大枕神經而造成側邊及後側的疼痛。在枕骨下肌中的後小頭直肌,會經由後寰枕膜而和大腦硬膜有所連結,因為硬膜是對疼痛相當敏感的組織,所以後小頭直肌過度收縮時,將會扯動硬膜而造成脹痛形式的頭痛。
 
 症狀包括 :
  1. 兩側有頓鈍的痛感
  2. 痛感是持續壓迫性的,而非搏動性的
  3. 持續的時間可能由數十分鐘到幾天都有可能
  4. 在這些肌肉的位置會有數點壓痛點
  5. 身體活動如走路跳動時症狀不會惡化
  6. 靜躺休息或服用藥物可能有幫助,按摩後可明顯改善
  7. 頸椎活動度不會差太多
  8. 症狀與情緒的改變有相當的關聯性
  9. 下午黃昏時會較惡化
  10. 疼痛的程度不至於像爆炸般的不可忍耐
  11. 有時會伴有頭暈、畏光怕吵有可能發生
  12. 較不會有噁心嘔吐的情形
  13. 痛的位置由枕骨下方經太陽穴到頭頂或前額處如同勒緊綁帶般
 

 治療方法包含:

  1. 肌肉的按摩與伸展
  2. C0、C1間的manipulation
  3. 肌肉鬆弛劑
  4. 抗憂鬱藥物
    此時物理治療的介入是非常必要的,且常會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療效。
                                                    芳澤徒手保健中心http://rehabilitation.smartwe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