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腰椎---腰椎診斷名詞的簡單分野

腰椎診斷名詞的簡單分野


在接受腰椎物理治療的復健患者中常常會聽到脊椎老化Spondylosis)、脊椎滑脫Spondylolisthesis)、脊椎崩解Spondylolysis)、脊椎發炎Spondylitis等名詞
由於英文的專有名詞又很相近以至於患者常常要轉述之前醫師給予的診斷時通常都說不出個所以然

所以下文就以簡單的文字和圖案來加以說明


脊椎崩解....Spondylolyisis

 

----又稱為脊椎解離或是椎弓解離,顧名思義,這是指脊椎峽部(pars interarticularis)發生缺陷或是斷裂。

如為單側骨折且無神經症狀時,可以保守性治療,背架固定三至六個月;需定期追蹤。
如為雙側骨折則須考慮手術椎弓固定及骨移植。

這在腰椎x光片的斜位照(oblique view)中,可以明顯看出蘇格蘭狗(scotty dog)斷頸有裂縫的現象!


但是有時發生時間已久,則在正面或側面的x光片中,會有斷裂面硬化(sclerosis)只剩一條線的樣子(如狗戴項圈般)!


這現象時常發生在下腰椎(L5)的椎弓上。

這在體重過重的運動員諸如專業瑜伽、韻律、舞蹈家,舉重選手、排球攻擊手、職業籃球員、網球選手、或是搬運工身上(負重加上過度腰椎後仰)常會看到。

由於疲勞性骨折也算是它的成因之一,所以患者有些可能只是有些許腰部酸痛、大腿後側肌肉緊繃的現象(通常在活動過後比較明顯),不一定有如車禍骨折般的劇痛。

發生率大概在4到5%左右。

如果一般的x光片照不出異樣,但是症狀或是發生的原因又很強烈指向解離,這時可能就要借助電腦斷層的幫忙了。
(2)脊椎滑脫....Spondylolisthesis


----當脊椎崩解的現象達到一定程度的嚴重時脊椎的穩定性已經很差無法維持它原有的位置造成該節脊椎產生滑動的現象稱之

脊椎滑脫不只本身可能有骨折的疼痛感(脊椎滑脫不一定有峽部骨折喔),也可能直接壓迫神經根造成麻痛無力等神經根現象甚至椎體直接壓迫脊髓造成嚴重的脊髓徵象

所以他是整塊椎體前滑,並非單純的椎間盤脫出而已。

如果這是發生在C2的前滑,那就會造成如上吊者的Hangman’s fracture


大概有一成多脊椎峽部有缺損的患者會發展成這現象。

有一報告指出有9成的老年滑脫患者,其患部都是在L5。而L4滑脫的患者通常都是女性,且都是退化造成的。

----脊椎滑脫的嚴重程度由上下椎體相對滑動的距離區分為四級:

     (第一級)輕微,椎體前滑25%以內
     (第二級)中度,椎體前滑25%到50%
     (第三級)嚴重,椎體前滑50%到75%
     (第四級)危險,椎體前滑75%到100%


----脊椎滑脫的種類又分為兩類:

     (a)真性滑脫>>脊椎滑脫+脊椎崩解,有脊椎峽部骨折的現象。
     (b)假性滑脫>>單純滑脫而已,無骨折現象。

   可以用脊突現象(Spinal process sign)來判定真假性滑脫。


現在大家看到這邊可能會有個疑問....脊椎滑脫適合接受物理治療嗎?

這要端視脊椎的穩定度而言!

對於假性滑脫而言,除非已經嚴重到有馬尾症候群,否則,徒手治療對於假性滑脫是很有幫助的!
但是對於真性滑脫而言,若是兩邊的峽部(椎弓)都有骨折的現象,那首要任務就是等骨折的部位癒合,徒手治療就不適合在這個時機介入了。

     對於脊椎滑脫的患者而言,評估脊椎的穩定度是相當重要的....Active  stress Xray就派上用場了!

(左圖前彎右圖後仰)

請患者站著,腰椎往前彎照一張側面照,接著再請他站著往後伸展,再照一張側面照,然後比較這兩張片子中,滑脫的那一節相對於下一節的腰椎往前移動量,若是兩個數據相剪超過4.5mm,那就判定為該節腰椎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徒手治療就要相對的小心了!

----手術方面,通常只要固定滑脫以及下面那一節腰椎即可。有一例外的是,如果是L5滑脫程度頗大的話,那就會考慮將L4L5S1三節都融合固定起來了。

(3)脊椎炎....Spondylitis

----顧名思義,脊椎炎即是指脊椎有發炎的現象。僵直性脊椎炎或是結核菌脊椎炎(TB spine)都屬之。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出問題的疾病,男性患病率大於女性。

通常都是由薦髂關節和腰椎開始侵犯,最後可能也會影響頸椎。這類患者的椎間盤會退化脫水,椎體上下緣會有骨刺增生,末期椎體間會有黏連的現象,x光片中特稱為竹子樣脊椎(bamboo spine)。


血液中HLB27的指數大部分都會增高,若是發炎現象未控制好,通常脊椎的預後都不好,甚至偶爾有骨折的情形發生。


 4)脊椎老化....Spondylosis


----直白的說就是椎間關節(小面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

相鄰兩節腰椎的椎間距離縮小,加上小面關節的骨刺增生,都會造成神經根的壓迫>>>神經根傳導痛或是肌節無力(酸、痛、麻、、螞蟻般搔癢感、感覺異常如灼熱感或冰涼感或是黏黏的、感覺遲鈍如穿厚襪子般不敏感或缺失、無力深層肌腱反射變弱)。

所以簡而言之:

1)脊椎崩解....骨折了。(天生有缺陷或是外力)
2)脊椎滑脫....脫位了。(穩定性差,不一定有骨折)
3)脊椎炎.....發炎了。(感染或是系統性疾病)
4)脊椎老化....退化了。(時常合併有神經症狀)


希望這很粗略的分類,對於診斷名詞有疑問的朋友而言有所助益!

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髖關節----彈響腿

彈響腿


小明在一次的運動會100公尺跑步中拉傷了靠近鼠蹊部的地方當下很痛但是過了一星期後疼痛已經大幅減輕了然而現在每次穿脫褲子的時候鼠蹊部都會有嗒嗒的聲音不過並不會引起疼痛其實小明的症狀稱為彈響腿Snapping Hip





彈響腿的成因有三點

第一種 是因為在股骨大轉子靠近髖關節外側的地方由於緊縮的臀大肌肌腱或是脛髂束在大轉子滑動聲音通常在髖關節彎曲伸展的動作中會產生若是再加上髖關節內收則會更明顯









第二種 位於前面靠近鼠蹊部的位置這是由於髂腰肌肌腱在股骨小轉子上或是髂股韌帶在股骨上滑動的因素一般是在髖關節由完全彎曲慢慢伸直到約45度的時侯會產生 以上兩種都是我可以聽到聲音並且可以觸診到肌腱滑過去的感覺




第三種 是因為髖關節內有小碎塊或是髖臼盂唇撕裂所造成的通常在站立腳不動的情形下去扭腰或是我們把患者的髖關節做出伸直內收外轉的動作時會產生喀嗒聲




一般來說彈響腿通常都不太會痛除非合併肌腱炎或滑液囊炎才會有痛感不過這總是一種不正常的摩擦現象最好還是找專業復健人員診斷將過緊的肌肉以徒手治療放鬆以免造成更嚴重的病症

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尾椎-----尾骨痛病例分享

                 尾骨痛病例分享

             一位年約30歲的年輕男性L先生有腰椎盤突出L5S1)的病史,經由一段時日的治療後,大腿後側的緊繃酸痛感改善不少,腰部的痠疼指數也下降良多。然而,現在最困擾他的卻是坐在公車或火車的椅子上時,大約在股溝的位置會有"顛到"且令他極度坐立難安的感覺,上半身稍微往前傾時反而比較舒服。而且另一項讓他極度不舒服的是無法平躺在稍硬的床上,而且這一現象已經嚴重的干擾到他的睡眠。


              初步聽到他的主訴,心中起了個問號"這是腰椎間盤的症狀嗎"?但是也不像是常見的尾骨痛啊?(無跌坐病史、用力夾屁屁或是大便通過肛門時也不會痛、久坐要起身時那一剎那也不會更痛,請參閱尾骨痛.docx一文),因此決定還是重新檢測一下他的問題!


              先請他雙膝併攏,腰椎前彎、後仰、與合併側彎+旋轉動作時角度不錯,也都不會引起股溝部位的疼痛。接著請他平躺測試直膝抬腿動作(兩邊角度都有超過70度),用力憋氣測試(Valsalva meneuver)也都正常。趴著時直接從脊突的位置由後往前按壓,也都無引起股溝痛。所以初步排除股溝的疼痛是由腰椎間盤突出所引起的可能性!


               接著來檢測尾骨的部分了患者主訴平躺兩腿伸直時假使兩髖關節處於外轉的姿勢下尚能相安無事的躺上幾分鐘然而將兩腿併攏+兩內踝靠在一起時則一秒鐘都快受不了了而且坐椅子時若是將兩腿跨到桌子上時馬上會有強烈的痛感產生由此在心中起了個疑問"是否薦尾關節的地方有啥問題呢"?




                  當下再度請患者趴著,我們直接去按壓薦尾關節的位置.....果不其然,答案就在這裡囉!輕輕按壓這邊時,患者會稍感到不適,進一步稍微由後往前推尾骨時,L先生馬上反應"就是這個痛感"!其實這個壓痛點與他以前所感覺的痛點距離相差了2公分,難怪他之前到醫院就診時,醫生都沒懷疑過這個病因的可能性!


                  由於患者之前無直接跌坐撞傷的病史,所以推斷應該是平時坐姿過於鬆散,骨盆處於後傾的姿勢,所以薦尾關節處於過度彎曲的狀態,因而造成薦尾側韌帶的拉傷。



                    因此,常常坐著喜歡將雙腿擱在桌子的朋友要引以為戒啊!




                    治療方面而言,徒手治療的介入是相當重要的!


                    首先要將受傷的韌帶以"一指刀法"的方式解除其緊繃的狀態。其二,要改變其骨盆後傾的情形。最後,再提醒患者於坐姿或躺姿時,墊一毛巾捲於腰薦處,以避免薦尾關節有過度彎曲的情形,相信患者應該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了!


                      雖然腰椎間盤突出是腰薦處不舒服最常見的原因,然而我們切勿將所有過錯都推給椎間盤突出,審慎的傾聽患者主訴,這才是找出病因的一大關鍵所在!